在家庭園藝一詞尚未成形之前,大多數盆栽種植的培養土都來自於家裡隔壁的空地或者天天路過的農田。這樣的確快速又方便,但對於想在家裡擁有一個小花園的植物愛好者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會不會長蟲蛀掉我的植物?土壤夠肥沃嗎?」或者「太過有機=味道臭,易產生蚊蟲」。

「混了沙子不太能用、有沒有帶病菌、會不會太重窒息了植物的根、是否有雜質、草籽」等。

所以盆栽土(培養土)在眾多種植者的期望中誕生,第一個商業培養土介質是幾十年前開發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專業生產者的回饋下,產品已然大幅進步並延伸至家庭園藝中使用。

 

介質的作用

介質在於精確排除種植的許多不確定性

栽培介質是植物賴以生存,汲取養分的重要來源,而室內觀葉植物需要比較多空氣、水份與養份,透過不同介質調配混合,能在保濕和排水透氣之間達到平衡,這是家庭園藝介質需要進化的原因。

 

你不知道的介質小秘密

令人眼光瞭亂的介質組成?

其實每家的配方都略有不同,但大多都是一種由堆肥樹皮、泥炭土和其他不包括土質土壤的成分製成。 而為什麼不含土壤成分,主要是考慮容器中的人工生長環境,盆栽植物通常每天澆水,根部需要蔓延的空間,再加上受限制的種植面積,普通的花園土壤很快就會變得緊實,從而抑制根系的生長。 

此外,從地上帶入的土壤也可能引入昆蟲和疾病。這就是為什麼在填充盆栽或高架床進行種植時,要使用優質的介質培養土。良好的培養土蓬鬆、可保持水分,且能提供植物根部充足空氣、水分、營養和錨固的完美平衡。如果培養土太濃或太濕,植物根部可能會發育不良甚至死亡。也需注意有些價格偏低的培養土會混合菇包土製成,使用上較易孳生蚊蟲,對於喜歡在家中或室內環境種植的植友們來說可能會造成大困擾。

介質好壞如何辨別?

一個好的培養土可以持水,而不會變成水坑或完全排乾。您可以測試土壤,看看它的排水情況如何:將土壤放入盆中並澆水後,水應在5到10秒內開始排出。如果土壤變得粘稠或水慢慢滴落,則說明您選擇了錯誤的土壤。

 

以科研理念解決種植困擾,賦予介質新使命

花田綠地為了增加種植成功率,培養土使用來自於歐洲的潔淨黑白泥炭土作為基底,調整pH值至最適合植物生長的配方,加入特殊濕潤劑讓它持水力佳。混合椰纖(或)珍珠岩、蛭石、赤玉土等以增加透氣度,並添加些許啟動肥讓植物在優良又安穩的環境中生長。

 

讓介質自動發揮其功能,用更簡單科學的方式照顧好植物

1. 乾淨介質原料減少病菌蚊蟲侵擾
2. 保水幫助植物根部吸收水份
3. 排水透氣防止植物爛根
4. 結構及pH穩定能幫助根系吸收成長養份

 

現在
我們也希望您能跟專業生產者,用一樣的好東西。
用更小的代價,讓植物長得更好!

一同,栽進美好綠生活